立即咨询

首页 行业新闻 文章详情

国外降低制造业成本 做法与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作者:张晨    发表时间:2018-08-21    浏览量:3013



近些年来,随着劳动力、资金、土地、能源、物流及汇率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我国较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也正在逐步丧失,与此同时,全球各国制造业成本竞争力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相比逐渐丧失成本优势的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家的制造业成本结构不断优化,成本优势愈发凸显。因此,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塑造制造业成本优势的主要政策措施,根据我国制造业成本变化情况,找出我国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关键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我国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做法之一:推行税制改革降税费成本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是有效激发企业积极性,减轻企业税负的有效途径。美国历来重视税制改革。例如,美国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以及资本收益税率等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并通过缩短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加大对企业投资税收优惠力度。2017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减税和就业法案》以51:49票获得美国参议院通过。这一重磅税制改革短期内将大幅提升美国企业经营环境竞争力,吸引国外资金和人才流向美国。英国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首年折扣”税收优惠措施,中小企业在首年获得的投资资产,可以按40%或50%的折旧率加速折旧并作税前扣除。同时,对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下,年营业额不超过1亿欧元或资产负债表总额不超过8600万欧元的中小企业实施了《中小企业方案》。德国提出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并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营业税起征点标准。同时对雇佣低收入员工工作的企业减免税收。日本政府也决定自2015年起下调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

 

典型做法之二:提高信息化水平降制造成本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纷纷加速开展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以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例如,美国于2014年3月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旨在通过筛选并推广各产业推进信息化的经验来促进整体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在能源、医疗健康、制造业和智能工厂等领域布局,利用工业互联网降低成本,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如空中客车公司打造“未来工厂”,通过将人员、工具联结至物联网平台,来加速整个制造过程。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来降低制造企业成本。德国将信息技术作为降低制造业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自动化控制、交通电子、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领域,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降低管理成本。

 

典型做法之三:建政策性金融机构降融资成本

 

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球小微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韩国、俄罗斯通过建立政策性银行等方式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例如,韩国于1961年建立了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以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将银行近85%的贷款全部用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设,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美国于1958年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通过成立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构建了小微企业融资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贷款直接提供给小微企业,多管齐下,有效解决了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的难题。

 

典型做法之四:加强精益生产降综合成本

 

精益生产源自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以快速反应为核心,通过精益化管理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中的一切无价值活动,减少各类成本消耗。例如,日本企业通过提高研发速度、工厂间协作等来降低综合成本。德国制造企业在精益生产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积极探索,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逐步脱颖而出,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美国波音公司创建“精益小组”帮助工厂实施“精益工程”,如波音777项目建立了关键流程再造(CPR)精益管理办公室,深挖波音777生产线的改善机会。这一工程在重要资源生产效率和节约上取得了好的成效。

 

典型做法之五: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优化成本结构

 

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核心驱动要素,加大科技创新在制造业综合成本中的比重,是优化成本结构的有效途径。政府要在战略规划上鼓励,配套政策引导,除了增加创新环境建设相关投资进行引导外,更重要的是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例如,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优化成本结构。美国政府为了重振制造业,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聚焦“制造创新”来通过帮助尚未大批量生产、但有着广阔前景的产品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稳定性等,来让其成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

 

 

启示之一:深化财税改革降税费成本

 

积极实施一揽子税改措施,建立惠普型工业企业税收政策体系。一是加大制造业领域“营改增”力度,同时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落实先进制造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统筹考虑国家财政支出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简化增值税税率档次,研究降低增值税最高税率。对中小制造业企业扩大减税范围和优惠力度,降低增值税和流转税比重。三是继续实施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加大力度清理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四是加大财政资金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落实有利于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重大专项工程和企业技术改造。

 

启示之二:开展智能制造降生产成本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降低流通过程的直接能源消耗。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升级,有序推进机器换人,推动企业产品全生产线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优化工艺流程,实行精细化生产,降低能源消耗和人工、维护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发展技术或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国内企业在海外设厂,加快培育中国主导的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生产网络,探索最优的生产要素配置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启示之三:创新融资方式降融资成本

 

我国的贷款基准利率达4.3%,高于美国的3.64%,而且民营企业能拿到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基准利率,还面临放贷机构随时收贷、降贷的风险,因此融资成本是造成我国制造业企业巨大成本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各国政府致力于融资方式创新,拓宽制造业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特别是重视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制造领域,盘活资金市场。一方面,鼓励发展互联金融、金融租赁、众筹众包等新型融资方式,积极运用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减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保持稳定利率水平,创新符合企业需求的直接融资渠道与产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另一方面,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需求清单,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制造业企业发展特点制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产融结合创新试点,建立产融结合型金融平台,拓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

 

启示之四:坚持创新驱动优化成本结构

 

我国大部分国产设备的核心零部件需要支付高额的采购费用,其中的专利授权费用占比非常高,这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情况相反,也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成本结构不合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渐掌握核心技术,是优化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关键所在。同时,技术进步能够改进制造业效率,从而极大地缓解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物流成本等带来的压力。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降成本的有力保障。一是制定鼓励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壮大研发力量,同时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重构制造业成本结构。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三是合理引导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了各地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加速制造转型的热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两会后,广东等地快速出台政策,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培育催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商,推动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转型已成最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