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个技术趋势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过去的被动变得越来越主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智能硬件的作用越来越强。沈阳机床厂是一个案例,设计完成产品后,不需要有自己的工厂,只需将设计上传到沈阳机床厂的平台,他们会帮你生产,而且也能让你跟进生产的流程。
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15年中财富500强公司中有52%的企业要么消失,要么停止经营,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所收购,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新技术造成的数字化颠覆。
信息技术变革正在加速融入到实体企业,从几年前的信息化浪潮变革到现在的“互联网+”,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一波接一波。
埃森哲日前发布了《2015年技术展望报告》,通过访谈中国CIO群体和国外CIO群体后,进行反馈和对比,进一步提炼出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技术趋势以及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技术趋势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过去的被动变得越来越主动。目前,全球正处于这种数字商业时代的早期,在埃森哲的调研中,参加访谈的高管有三分之二已经表明,他们的企业在这波数字浪潮中已经加大了投入。
同时,埃森哲的报告指明,从现在起到未来一段时间,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应注意三方面的技术趋势:
第一是互联世界。现实世界越来越多地被搬到网上,智能物品、智能设备、传感器让我们对物理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也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化掌控,这使得数字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智能硬件的作用越来越强,孟山都是一家种子公司,他们在不久前收购了一家硬件设备企业,其做法是在卖种子的同时,在地里植入一些传感器,然后把传感器再与天气的数据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客户提高农产品的生产。
一个叫Proteus的数字医疗公司,在其药里增加了传感器,可以知道在你有没有按时吃药,如果没有按时的话他可以通知你。中国的沈阳机床厂也是一个案例,设计完成产品后,不需要有自己的工厂,只需将设计上传到沈阳机床厂的平台,他们会帮你生产,而且也能让你跟进生产的流程。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宏观上来看,国内有60%的公司已经在考虑使用传感器获得情报了,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有40%,而只有16%已经开始实践。
第二是数据。随着世界互联性越来越强,自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现在公司所苦恼的不是缺乏数据而是缺乏正确的数据,这里主要是指大数据、数据分析以及商务智能。思科预测,到2018年一个企业每月的移动业务流量就能够高达16EB,但现在的企业还在讲兆、讲GB、讲TB,而一个EB相当于100万TB。
第三是智能化与自动化。在互联世界和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智能化来管理这个互联的世界和这么大量的数据,埃森哲的技术展望报告中,列出了一个软件智能实现曲线的路径,先从自动化然后进入机器学习,再进入认知计算。
由于有海量数据的存在,所以需要智能软件,在用智能软件来进行数字管理方面的例子是Netflix,它是一家流媒体企业。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发明一些算法,来发现客户以前浏览的视频和将来可能要浏览的视频之间的关联,通过他们过去的浏览来了解未来可能会浏览什么样的内容。通过这种算法,他们可以事先推动5%的未来视频观赏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的预测跟实际的观看有75%的匹配度。
成功转型数字化的企业,才可称之为智慧企业,它的另一个影响是对员工的再造。广东电网现在采用无人机来进行电线的线路巡检,这让巡检效果提高40倍,而人工的主要精力主要是用在如何来改善线路情况,而不再是巡检。中国幅员辽阔,采用无人机、智能化设备来用于农业和输电等行业之上,无人机的使用也是数字与现实边界的模糊化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在大量调研中,中国传统企业也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中国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较早地进入到数字化的企业,包括IT公司、技术公司;此外还包括一些例如消费品和消费类服务、零售和物流等企业。
在进行中国企业数字化企业评估的过程中,埃森哲发现,中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是不平衡。
第一个不平衡是终端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不平衡。终端消费者特别积极地采用数字技术,而企业在数字技术的采用方面比较弱。
第二个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
第三个不平衡是企业的数字技术的采用各个行业之间也是有很大的不平衡的。
一些行业比如说互联网公司非常先进,在这方面很有创造性,在数字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很高。有一些主产业如电信产业、能源和公用事业都是大型国企主导,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也很积极,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这些企业等级式的结构以及对风险的厌恶,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创新,限制了创新能力。还有很多中国企业从事的仍然是低利润率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竞争还依然是以劳动力的成本来进行,而不是在质量和创新上进行竞争,这类企业的数字化最弱。
最后一个不平衡是在ICT信息通信技术开支方面的不平衡。如果把这方面的总开支设为100的话,是分别由硬件和软件服务来组成,其中只有15.6%是用于软件服务的开支,但在英国、美国软件服务方面的开支都是高于60%的,达到了63%、65%,这也是软硬件之间的不平衡。总体的IT开支和投资,2013年美国在ICT方面的总投资达到了1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是它的1/3。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企业享受到了市场的高速增长,同时也获益于中国国内的竞争程度比较低的国情,也充分利用了中国劳动力成本廉价的优势。在一些行业,比如制造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事的是低利润率的业务,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创新。
中国劳动力在ICT方面的技能和能力问题也是其转型数字化的阻力。拿欧洲与中国作比较,中国企业ICT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在1%到1.5%之间,而在欧盟这个数字是在2.5%到4%之间。